华媒寻访荥阳桃花峪,倾听一脉黄河之千年回声

海外华媒聚焦郑州华晶:多项专利加持,彰显超硬材料“智造”魅力

海外华媒聚焦荥阳:圣莱特技术创新驱动,空心玻璃微珠产业“破局”前行

30家海外华媒齐聚荥阳,与非遗“老味”来一场浪漫邂逅

2025海外华媒中原行荥阳启幕:跨越山海,共促中原文化与世界对话

海外华媒邂逅少林客车:“中巴王”奏响全球逐梦新乐章

华媒寻访荥阳桃花峪,倾听一脉黄河之千年回声

发布时间:   来源: 泰亚传媒
泰亚传媒讯(记者 菁野)10月23日上午,站在桃花峪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碑前,来自加拿大的河南籍美女司晓红社长用一声原汁原味的“黄河哎!俺咧娘!”的呼喊,道出了2025年海外华文媒体荥阳行代表团所有人心中的震撼。这座21米高的界碑,如一个巨大的时空坐标,矗立在中国地形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点上。从这里向西,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向东,是华北平原的千里平川。黄河在此完成了他最华丽的转身。

地理分野与文化边界

桃花峪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自1946年就被黄河水利委员会采用,2008年更通过《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正式确认。这里不仅是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也是文化形态的过渡带。黄河过了桃花峪,在华北平原上舒展开来,放慢了脚步。河道宽浅平缓,河水体内泥沙开始沉降积淀,形成了近700公里的“地上悬河”。

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1593次,393公里的悬河均始于此。界碑高21米,寓意21世纪,四面玲珑旋梯联接,外部呈H体形(意示“黄河”汉语拼音首字母)。站在碑顶,黄河风情尽收眼底——西观黄河天际流,山峦葱翠,峡谷万重;东眺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烟波浩渺。
历史长河中的桃花峪

桃花峪虽小,只是荥阳广武镇的一个村庄,但它的名字却被标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这片土地承载的历史远超其地理范围:

三皇山为伏羲、神农、燧人氏等人类始祖活动的地方。现存有郑武公陵、唐昭成寺、僧朗谷果园庄等遗址。在盛唐时,桃花峪是皇家果园庄,每至夏秋季节,这里桃李瓜果源源不断运至京都洛阳,成为珍稀的宫廷佳品。

据讲解员介绍,桃花峪附近那条深深的鸿沟——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历史原型。秦末时期,项羽、刘邦两军在这条鸿沟两边中分天下,互相对峙。楚汉战争历时4年,相持2年零5个月,只在荥阳、成皋一线这个主战场,大的战斗就打了70场。
黄河文化的当代传承

今日的桃花峪,已成为沿黄旅游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黄河旅游热的兴起,三皇山桃花峪已成了沿黄旅游带上的重要景区。目前,三皇文化区、仿古卷长城、郑武公陵、桃花峪、桃花仙子等景点已对外开放。

而更深远的文化传承,则在荥阳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象棋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弘扬。荥阳市已成功举办楚河汉界世界棋王赛、世界象棋锦标赛启动仪式等多场赛事,并先后到德国、荷兰、芬兰等国家参加象棋国际活动,先后荣获“中国象棋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

据当地的朋友介绍,在荥阳的街头巷尾、校园课堂,随处可见精彩的棋局。摆棋势、下残局、打擂台,下棋对弈早已融入荥阳人的生活。古老的鸿沟边,楚河汉界象棋文化产业园正在建设中。
600
从桃花峪看黄河文明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的到访,恰是荥阳黄河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站在桃花峪,不仅看到了黄河从峡谷奔入平原的自然转变,更触摸到了中华民族血脉里最鲜活的印记。

黄河中下游分界碑不仅是一道地理标线,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故土与海外的情感纽带。当海外华媒高层们站在界碑前,一脚在中游,一脚在下游,大家亲身感受的不仅是地理的分界,更是中华文明从源头到海洋的完整脉络。

从三皇始祖的传说,到楚汉相争的烽烟;从唐代的皇家果园,到今天的世界棋王赛;从黄河分界的自然奇观,到海外华媒的文化传播——桃花峪,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庄,承载的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连续与变迁。

站在桃花峪,黄河由此摆脱了山岭束缚,一改中游浊浪滔天之气势,呈现出宽阔平缓、黄波金浪之风采。而这,正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历史的峡谷中奔流激荡,终在时代的平原上舒展包容,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海外华媒聚焦郑州华晶:多项专利加持,彰显超硬材料“智造”魅力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njhlxx.cn/ 东盟评论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