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走进华强北:见证“中国电子第一街”的新变革

華文媒體參觀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共溯抗戰歲月家國情懷

華文媒體參觀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服飾變遷展現中國文化自信

(有片)2025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走进深圳顶流地标“宇宙飞船”

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成都开幕 中外专家共话文化遗产保护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首次公开亮相

華文媒體參觀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服飾變遷展現中國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   来源: 泰亚传媒

     本网讯|10月30日下午,「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代表團來到位於龍華區的藝之卉創意產業園,參觀了國內首家以時尚為主題的博物館——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這座由民營企業創辦的紡織服裝主題博物館,以其豐富的館藏和獨特的文化視角,展現了中國近百年時尚生活的變遷史。

 

      藝之卉開創「產業+文化」運營新範式

      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是深圳首家由民營企業創辦的,以紡織服裝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館。博物館籌備近10年,匯集了國內外數十名專家學者的智慧,現已形成豐富的展品體系和嚴謹的學術體系。據博物館資料顯示,該館不僅在中國多地成功舉辦展覽,更將展陳延伸至國際時尚之都米蘭,展現出中國時尚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館內常設陳列展覽主題為"百年時尚領風騷",以近現代中國時尚生活方式為線索,展出清代、民國、現代等各時期的織繡、飾品等時尚生活方式承載物。這些展品不僅記錄着審美變遷,更折射出各個時代的社會文化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開創性地將產、學、研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的新型運營模式。博物館將實體展品與數字化虛擬展示相結合,將傳統產業、文化創意與傳媒產業相融合,為EACHWAY(藝之卉)創意產業園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礎。

      在博物館展廳內,一件件精美的服飾藏品靜靜訴說着時代故事。清代的傳統旗袍、民國的改良服飾、新中國初期的列寧裝、改革開放後的流行時裝,這些展品不僅展現了不同時代的審美特徵,更揭示了中國社會百年來的文化變遷。

      博物館通過系統性的展陳設計,對不同時代的人文審美進行總結,讓參觀者能夠清晰地了解各個時代下時尚生活的發展變化、流行元素及其背後的時代意義。這種以物證史的方式,為研究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新加坡《亞洲經濟報》社長呂於蓉表示,從傳統服飾到現代設計,中華文化的審美認同正在全球範圍內產生深遠影響,文化軟實力輸出展現出獨特魅力。在參觀過程中,呂於蓉特別關注到各民族服飾紋樣的獨特設計。她指出:「56個民族都有自己特色鮮明的服裝,其中紋樣設計尤為突出。當我看到新中式旗袍時,不禁聯想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娘惹服飾,現在這些服飾也都在進行改良創新,這說明在文化輸出過程中,大家對審美的認同是相當一致的。」

 

      百年服飾展講述中國文化自信

      作為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積極開展社會文化審美教育。博物館立足於對人類近百年時尚生活歷史的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從中國到亞洲,從亞洲到世界,全面梳理與人類時代風尚、審美風貌、生活形態密切相關的歷史文明見證物。

      據了解,博物館在深圳、北京等地舉辦的展覽均獲得良好社會反響。通過向公眾開放展覽和舉辦各類教育活動,博物館正在成為傳播美育、提升公眾審美素養的重要平台。

      參觀過程中,華文媒體代表們對博物館展現出的國際視野表示讚賞。從中國到亞洲再到世界,博物館的收藏和研究視角不斷拓展,這種開放的態度與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不謀而合。

華文媒體代表們認為,這種以時尚為載體的文化傳播方式,更容易跨越文化差異,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通過服飾這一共同的語言,世界各國人民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記者蔡易成)

上一篇:華文媒體參觀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共溯抗戰歲月家國情懷
下一篇:“2025年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参访中芬设计园: 小设计产生大能量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njhlxx.cn/ 东盟评论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