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人妈妈谈教育:从“虎妈”到“猫妈”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20-05-10 10:18:47





据英国《华闻周刊》微信公众号“华闻派”报道,近期,英国学校在疫情期间陆续开展网上教学,不少英国华人家长边在家上班边辅导孩子学习,有的家长还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丰富多彩。

  和很多为辅导孩子而感到疲惫的英国华人妈妈不同,何越则笑称自己近期十分轻松,“整个状态像在度假”,因为既不用每天早起送孩子上学,也不用送她们去上兴趣班。

  何越来自中国,她在英国生活已有16年,她的丈夫是英国人,这让她感觉自己站在了“中英文化冲撞前线”。她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虎妈,但后来,她渐渐试着改变,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给她们爱和鼓励。经过多轮思想斗争,现在她更倾向于较宽松的教育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找回了自己。

  何越介绍说,她有两个女儿,一个10岁,一个8岁,都在英国的公立学校上学。随着孩子的成长,她的教育观也逐渐转型。在大女儿4岁的时候,她当时就是觉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4岁时我们就要起跑,这样我们才能冲刺冲得快,冲得早,这样才能成功。”
 

  她当时每天给孩子安排很多活动,钢琴、游泳还有戏剧课等,晚上还要监督她学中文。

  她说,“我看着孩子睡觉,还在想:孩子,你好幸福,有我这样一个妈妈帮你安排你的成长道路,安排你考好成绩,要进牛津剑桥,然后出人头地,做英国的精英。”何越那时每天都累得不行,可她认为督促孩子学习、进步是当妈妈的责任。

  她说,有一次她跟副校长聊起来,向副校长抱怨说学校怎么没有作业、没有考试。然后这位副校长笑眯眯地看着她说,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做作业和考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何越称,当时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何越的丈夫是英国人,他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跟她有很大的分歧。

  她说,“当时我曾经还跟一个也是嫁给英国人的华人妈妈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们那时认为,其实中式教育观有对的,英式教育观也有对的,但是两边都有不好的地方,最好的方法是走到中间。”

  何越认为,“首先,英国父母对孩子不像中国父母这样,有这么重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他们对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他健康,希望他快乐。”

  现在,她认为,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他要做的事情,然后给他爱,给他鼓励,给他支持,这就好了。

  她说,“我没有理由要求我的孩子成功,因为我根本就不需要她成功。”

  她认为,“这个社会本来就一直在按照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方向在走。我的孩子是随着潮流走的,她未来只需要顺应潮流,一起来为创造更公平的社会努力就对了。她不需要做精英,做精英很累,除非孩子她自己想做。如果我的孩子想做,我让她做,我鼓励她做;如果她不想做,做普通人没问题。”

  现在何越的孩子去参加的兴趣班,都是她们自己要去上的,不是家长要她们去的。老大报了舞蹈课和体操课。老二现在在学打鼓,何越其实觉得没意思,不过女儿自己喜欢,她也就表示支持,给她交了学费。

  她解释称,“当然像我这么佛系,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我们家老大非常独立自主,她不用我管的,她太成熟了,她完全知道自己要什么,她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到,感觉她已经对她之后的人生负起责任来了。所以对我来说,我只要给她安全感和爱就可以了。”(彭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海外華媒走進山西臨汾 探源中華文明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海外華媒走進山西臨汾 探源中華文明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