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严打反洗钱活动 重申《反洗钱》法案


来源: 泰亚传媒   时间:2019-08-12 22:37:15





据新西兰《信报》报道,新西兰司法部长安德鲁·利特尔启动了一项公共宣传活动,呼吁更多的企业遵守《反洗钱与打击资助恐怖主义行径法案》。但是为了遵守这项法案,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然而,根据新西兰反洗钱专家之一的杰里米·罗斯的说法,反洗钱法律实际上无法阻止严重罪行的发生与筹资。

利特尔部长表示,一旦该法案在未来十年内全部到位,执行的成本可能高达10亿新西兰元。而这样做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保证100多亿新西兰元现金的来源是干净的。

之所以提到100亿新西兰元这一金额,是因为这是警方金融情报部门根据相关数据算出的。该数据显示,每年在新西兰有高达13.5亿新西兰元的洗黑钱活动涉及毒品与欺诈行为。如果将在新西兰境内洗黑钱的逃税金额和海外犯罪所得计算在内,则该数字还会上升三倍甚至更多。

研究国际范围内洗钱行为的律师罗恩·波尔博士表示,根据他的分析,新西兰境内的犯罪收益正在以0.2%到3.1%的增速回升。他的研究显示,英国的回升幅度仅为0.1%,澳大利亚为1.8%,而美国则是1.3%。

虽然初看起来,新西兰比其他某些国家的情况要好很多,但是波尔博士称,这主要是由于各国对于犯罪数据的统计存在差异。他说,新西兰的最新数据是0.2%,但无论这个数字是2%也好,还是1%也罢,这在犯罪相关的统计中都只是化整误差而已。

自本月初开始,律师们必须遵守《反洗钱规定》(AML),并向警方报告任何可疑的活动。会计师也将从10月1日起需要遵守该规定,而房地产经纪人则从明年年初开始。

波尔博士表示,英国已经要求律师、房地产经纪人以及会计师根据该国的反洗钱法律进行报告,该操作已实施了十年之久,但是对于监测洗钱行为没有任何帮助。因此,波尔博士认为在新西兰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新西兰司法部长安德鲁·利特尔说,他没有看到相关研究,但他相信新西兰做的是正确的事。他说,新西兰已经签署了国际协议,表示他们会照做,同时也会受到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监督。

律师协会执行董事玛丽·奥利维亚也回应了该观点,表示很少会有律师会故意协助犯罪活动。鉴于整套制度的建立,以及所有的制衡措施都已经到位,因此律师很难会对此类洗钱行为视而不见。

理查德·曼特尔是AML Solutions公司的一名董事,该公司正如其名,在《反洗钱规定》法案框架内有为报告实体提供建议的义务,这表示普通公众很难会留意到任何变化。

曼特尔说,正如人们已经习惯于需要携带护照或其他具有照片的身份证件来开设银行账户一样,今后银行也会根据《反洗钱规定》法案成为报告实体,因此人们在与律师、会计以及房地产经纪人接触进行首次大额交易的时候,也需要出示身份证件。

曼特尔表示,律师、会计与房地产经纪人究竟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用来审查客户是否有可疑活动,主要取决于交易的复杂程度。

一名房产中介称,承担反洗钱义务后,房产交易的时间平均会增长半个小时,从而使购买房屋的成本增加约200新西兰元。

新西兰房地产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宾迪·诺韦尔表示,其机构预计,房地产经纪人每年因遵守该法案而需多承担的成本为5000到15000新西兰元。但她不确定该笔费用是否会转嫁给客户。

梅西大学银行业的教授大卫·特里普说,因遵守反洗钱法律需要进行报告,每年银行业为每个账户花费的成本不会超过5新西兰元。

虽然,平摊到单笔交易的合规成本不是很高,但违规的成本却十分高昂。

2012年,汇丰银行(HSCB)因为墨西哥贩毒集团洗钱而被罚款19亿新西兰元。上个月,因其ATM机接受了53000笔超过10000新西兰元的现金存款,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被罚款7亿新西兰元。一般来说,往ATM机存入超过10000万的现金会触发自动的可疑行为报告,并发送给警方。

新西兰储备银行(Reserve Bank)的发言人表示,在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事件出现之后,他们审查了新西兰所有的现金存款交易,并且对“新西兰境内通过ATM机操作的现金存款交易,所体现出的预防性和监控性十分满意”。

去年,一家位于奥克兰的外汇交易商因未能对1558笔交易进行尽职调查,从而被罚款530万新西兰元,其中涉及的金额高达1.054亿新西兰元。

在英国,《商业内幕》(The Business Insider)已经报道过由于未能遵守反洗钱法规,不少房地产经纪人被开出了数百万英镑的罚单。

新西兰房地产研究所的宾迪·诺韦尔表示很有信心,她认为新西兰的房地产经纪人有足够高的警觉度,能够避免因违规而被罚款。

按照《反洗钱规定》的规定,警方的金融情报部门负责收集和分析银行、汇款代理、赌场以及律师等报告实体所呈报的信息。

根据新西兰警方发布的风险评估报告,在去年的4月到12月期间,平均每月提出六项洗钱指控,高于2014年的每月平均两项。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东盟评论社”,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今日要闻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海外華媒走進山西臨汾 探源中華文明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海外華媒走進山西臨汾 探源中華文明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东盟评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