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练书法 两岸师生北京触发文化共鸣

“广西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活动在南宁青秀山举办

岳阳非遗:让乡愁成为可携带的文化信物 ——2025港澳台及海外华文媒体岳阳非遗行侧记

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在海南博鳌召开

台湾旅行商海口旅游资源专题交流推介会 携手拓展旅文市场

2025泰国潮趣购物节在南宁举办

奉化与弥勒因何结缘?

发布时间:   来源: 泰亚传媒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唐末五代时,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这和尚出语无定,常以锡杖荷着布袋,右手提罗汉珠游化四方,见到人便向人乞讨得来的东西全藏于布袋之内,因此人们叫他“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而且,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乐观包容,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这和尚又名“契此”。这个法名契此的和尚,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常到雪窦寺弘法。
    据宋代禅宗灯录《五灯会元》记载,布袋和尚圆寂前,端坐在一块磐石上说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偈语暗示世人,其实,弥勒就在你身边,只不过你意识不到而已。
      偈语一传开,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便是弥勒佛的化身。当时,有位杰出的石匠,把布袋和尚的形象刻在石头上那放浪的形骸,灿烂的笑容,实在太生动了。大肚弥勒的笑容和随意,展示出包容、和善、幽默的特质,渐渐地,大肚弥勒取代了传统弥勒的造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弥勒形象。因此,有人说,如果不是大肚弥勒的独特形象,那么,弥勒信仰也许不会如此深入人心。










 
上一篇:以乐为媒 武侯区聚焦音乐产业新机遇
下一篇:雪窦山——弥勒文化“集散地”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njhlxx.cn/ 东盟评论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