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创意设计中心:当东方乡村遇见全球创意

矿坑蝶变“小冰岛” 青春赋能共富路——海外华媒探访安吉“深蓝计划”的生态奇迹

茶香漫溢二十年 全球目光聚安吉 ——海外华媒见证“两山”之路的黄杜实践

梁东梅:艺术是一座小小的桥梁

九寨沟·冬

九寨沟·秋

茶香漫溢二十年 全球目光聚安吉 ——海外华媒见证“两山”之路的黄杜实践

发布时间:   来源: 泰亚传媒

      本网讯(菁野)当午后的阳光漫过溪龙乡万亩茶山,一片翠绿中舒展的“叶子”形建筑格外醒目。2025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二十周年之际,由香港商报浙江办事处主办的海外华文媒体安吉行采风活动走进“中国白茶第一村”黄杜村,来自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1国16家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们,用镜头与笔触,记录下这座村庄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QQ20251126-222910

      车行黄杜村域,1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2万亩茶园如绿浪翻滚,325户白茶种植经营户的身影点缀其间。“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村里调研时,充分肯定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发展路径。”村里安排的讲解员的介绍,让华媒记者们频频点头。二十年间,黄杜村坚持党建引领,以61名党员为核心,走出了一条党建飘“红”、产业透“绿”、百姓增“金”、民生添“彩”的振兴之路——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47万元,昔日的普通村落已蜕变为集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荣誉于一身的标杆,金叶子景区更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QQ20251126-222927

    “一片叶子不仅富了本村百姓,更架起了扶贫济困的桥梁。”黄杜村党员2018年主动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议捐赠茶苗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最终带动安吉县向三省五县捐赠茶苗3495万株,帮助666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时,来自马来西亚的记者不禁感慨:“从自发致富到主动帮扶,这种共享发展的理念令人敬佩。”这份担当让黄杜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盛阿伟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兴村(治社)名师等称号。

     在绿茵掩映的“一片叶子”茶饮空间,华媒记者们争相打卡。这座投资200万元、2021年投入运营的建筑,以室内“洞穴”模拟、广景落地折叠窗等创新设计,让茶海风光与建筑空间无缝交融。“在这里既能品尝到清香的白茶,又能沉浸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完美诠释了‘两山’理念的内涵。”一位游人一边拍摄窗外的茶园盛景,一边说道。作为曾登上央视新闻直播的网红地标,这里不仅见证着黄杜村“茶旅融合”的创新,更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展示窗口。

QQ20251126-222937

      从余村的竹林到黄杜村的茶园,安吉的二十年,是“两山”理念从科学论断变为生动现实的二十年。正如安吉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安吉的生态文明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我们正通过国际传播,向世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采风结束时,同行的海外华媒记者们纷纷表示,将把黄杜村的白茶故事、安吉的绿色实践带回所在国家,让更多人读懂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智慧。(东博)

上一篇:矿坑蝶变“小冰岛” 青春赋能共富路——海外华媒探访安吉“深蓝计划”的生态奇迹
下一篇:九寨沟·冬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njhlxx.cn/ 东盟评论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