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菁野)当108米深的废弃矿坑化作澄澈湛蓝的“天空之镜”,当破败矿山变身潮人云集的文旅地标,一场发生在浙江安吉梅溪镇红庙村的“生态魔法”,让来自11国16家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们赞叹不已。11月26日,由《香港商报》浙江办事处主办的2025海外华文媒体安吉行采风活动走进“深蓝计划·X”项目,共同见证这座村庄如何以青春之力践行“两山”理念,让生态“疤痕”蜕变为绿色“聚宝盆”。

谁能想到,如今刷屏社交平台的“网红打卡地”,曾是困扰村民的生态难题。“这里曾有5座废弃露天矿山,建筑垃圾堆积、植被破坏严重,是名副其实的‘环境包袱’。”项目运营方负责人介绍,团队锚定“变废墟为风景”的转化思路,投入900多万元开展生态整治,修复土地500余亩,改造20余幢村集体闲置房屋,让荒芜矿山逐步恢复绿意与生机。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由127名大学生组成的青创团队,仅用18天就完成了核心区域改造,打造出集咖啡馆、艺术空间、露营基地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用青春创意激活了沉睡的乡村资源。

据介绍,在“深蓝计划·X”的三大基地,多元业态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让外媒记者们频频驻足。1号基地保留原生态风貌,50余个网红打卡点串联起观景平台、悬崖咖啡馆与星空营地,工业遗迹与自然美学碰撞出独特魅力;2号基地的麦田图书馆藏于百亩田园间,文创展览让乡村文艺气息愈发浓厚;3号基地的“玩物燥市”则以废弃木材厂建筑和集装箱为载体,成为新青年潮流文化的聚集地。“很难想象废弃矿坑能变成如此时尚的空间,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创意。”记者们一边拍摄矿湖全景,一边感慨道。
作为全国首个矿坑文旅爆点,“深蓝计划·X”的成绩单格外亮眼:开园三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40万人次,长期霸榜抖音、小红书“咖啡厅人气榜”榜首,创下日销8818杯咖啡的全国纪录。截至目前,项目已为红庙村带来近千万元经济收益,吸引120余名青年创客扎根乡村,带动村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双向提升。其创新实践不仅获央视专题报道,更入选“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为全球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的“安吉样板”。

“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包含共享食堂、艺术中心、美术馆在内的青年人才社区,让更多年轻人留下来、扎下根。”项目负责人的规划,让海外华媒看到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可能。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到生态价值转化的标杆,安吉用二十年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得益彰。采风结束后,华媒记者们纷纷表示,将把这个“矿坑变宝地”的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读懂中国式乡村振兴的创新密码与生态智慧。(编辑:东博)
